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非线性编辑》课程与行业实践深度衔接,将校企合作协议内容转化为育人实效,10月22日,传媒学院《非线性编辑》课程负责人张攀攀老师、刘坤老师,带领3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代表,赴西安丰行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展专项学习交流活动,实地探寻微短剧后期剪辑工作奥秘,为课程教学融入企业真实项目夯实基础。

西安丰行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此前已与我院正式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双方致力于在课程共建、实践教学、人才输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此次学习交流中,公司骨干王颖洁老师与后期剪辑组组长同芝怡老师首先围绕公司业务架构、微短剧项目开发全流程进行细致讲解,重点拆解后期剪辑核心环节:从多机位素材分类整理、粗剪逻辑搭建,到精剪节奏把控、DaVinci Resolve 调色适配,再到音效合成与版权素材规范应用,用行业一线案例生动呈现技术标准与创作规范,让师生直观感受课程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场景。

在企业后期制作机房的沉浸式学习环节,王老师与同老师结合正在推进的微短剧项目,现场演示非线性编辑软件实操技巧,针对“如何通过交叉剪辑强化剧情冲突”“不同题材微短剧的调色风格差异化处理”等《非线性编辑》课程核心知识点,开展案例式教学讲解。两位企业导师还结合行业趋势指出,当前微短剧行业对剪辑人才的需求已从“技术操作型”向“创意整合型”转变,不仅要求熟练掌握 Premiere Pro、DaVinci Resolve 等软件工具,更需具备“镜头语言理解能力”“内容节奏把控能力” 与“文化元素融入意识”,这与传媒学院《非线性编辑》课程 “项目驱动、分层教学、文化融入”的教学模式改革方向高度契合,为双方后续课程共建提供了清晰思路。

交流过程中,张攀攀老师、刘坤老师与企业导师围绕“企业项目融入课程教学”的具体落地路径展开深入探讨。双方明确,将依托校企合作协议,筛选企业非涉密微短剧素材转化为课程实操案例,通过课堂模拟剪辑到企业导师线上点评再到学生优化迭代,最后进行企业案例复盘,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同步、学生技能与岗位需求匹配,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就能接触真实项目,提升职业竞争力。
活动期间,师生团队还特意慰问了正在该公司实习的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的学生,详细询问其岗位适应情况、实践技能提升收获,鼓励实习生珍惜校企合作提供的实践平台,将课堂所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积累行业经验。目前,传媒学预案已有多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四毕业生通过校企合作渠道入职该公司,形成“实习到就业 的良性人才输送链条,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的育人成效。

此次师生进企业学习交流,是传媒学院落实校企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不仅为《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注入了行业鲜活案例,更搭建了“课堂与企业”双向沟通的桥梁。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推动企业导师进课堂、企业项目进课程,完善“课程教学、企业实践 、人才就业”的协同育人体系,助力传媒学院培养更多适应新媒体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微短剧行业输送优质后备力量。